-
友情链接:
Powered by 炒股10倍杠杆软件_炒股软件app排名_互联网炒股配资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这个,实在是一言难尽,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股市100倍杠杆,这个贷款在这个社会里就变成了一个人尽可为的事情了。
我们可以看到,尽管我们天天在喊放水了,又印钞了等等口号,可实际上,社会并不缺钱,是民众缺钱。其实,简单一点,我们就不难发现,所有的放水、印钞,都是建立在一个“贷”字上面的。从国家,到企业,到个人,都是在贷。
国家:财政不够钱花,就发行国债,商业银行购买,等于国家向商业银行借钱。
银行:商业银行不够钱花,就向央行抵押国债、资产,从央行借钱。
企业:因发展不够钱花,就向商业银行借钱。
个人:因消费不够钱花,就向银行借钱,比如房贷、车贷、消费贷。
截至2024年末,中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08.34万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8%。这个,可以把它理解为就是社会的债务总额。实际上,还不止。
这个8%增速,换在10年前,是很乐观的,意味着这个社会的供需很活跃,无论企业还是个人,都需要钱来发展。
但现在看到这数据,深入进去之后,就不难发现,政府类贷款在大量增加,政府债券余额为81.09万亿元,同比增长16.2%。再配合CPI和PPI来看,消费和生产并没有增加,那就意味着这大部分的钱,并不是拿来做投资、生产的,而是还债付息。
截至2024年的数据,中国的总资产规模超过了1300万亿元人民币。但,可以说,这资产的80%都是跟房子等固定资产挂钩的。而最近几年,这类资产的价格正以每年10%的速度在贬值。也就是每年都蒸发掉100万亿左右,没错,就是凭空不见了。而2024年,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才135万亿,增速5%,注意,这还不是利润,只是产能规模扩大罢了。
所以,从中我们不难发现,整个社会金钱的流通其实就是一个:以贷换贷,以贷养贷,贷滚贷,利滚利的发展结构。然后,到了今日,这个结构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塌方。因为这个贷的标的物是固定资产,而固定资产正在以10%的速度在贬值。
这几年,由于资产贷流通不起来,又催发了很多各种无资产贷款业务,如流水贷,最终一发不可收拾。
正常来说,经济的发展应该是正向的,即人民挣的钱越来越多,消费的需求也越来越多,那么,企业的生产、利润也越来越多,最终,人民的收入也越来越多。这是良性循环,也就是GDP生产值和CPI消费值是匹配对应的。
在经济上升周期,我们觉得借贷消费毫无压力,因为收入预期在持续增长,收入增长的速度远大于借贷成本的增速。但在经济低迷周期,我们就发现,那借贷的高昂成本,可以把大部分人的生活给压垮。特别是,赖以借贷的资产在不断缩水时,能借到的钱就越来越少,借新还旧出现断档。
互联网的发达,给社会带来了便利,也给民众带来的便捷,更是催生了繁花似锦的放贷业务。
跨行业、跨区域、跨年龄,放贷随处可见。
某60公司,一个主营安全软件的企业,结果放贷利润才是其最大的收入。一个注册地在山东的公司,在广州也有放贷对象。一个还在象牙塔的学生子,还没出校门,就背负起了巨额债务。
监管的缺失,资本的泛滥,最终,让这个社会变成了一场高利贷的豪门盛宴。
一个企业本来经营不善,早该关闭,这时的欠债完全可以通过日后的努力填平,结果因为贷款便利,贷滚贷、利滚贷,引发了巨额债务才暴雷,最终企业主一蹶不振,毫无反生可能。
一个年轻的大学生,本就不具备负债能力,却因为资本的诱惑,抵不住商品的引力,才出社会,即欠下高债,以致余生均穷于奔波还债,如此之下,又何来创新动力?
当下的社会,可说是:政府、银行、企业、个人均都无不苦不堪言,所有的活动,均被债务拖得死死的,无法抽身从事新的开发、创新业务,那消费、增长就无从谈起。
只有摆脱这种畸形的资本发展模式,管住那双恣意扰动市场的双手。
经济才有曙光股市100倍杠杆。
Powered by 炒股10倍杠杆软件_炒股软件app排名_互联网炒股配资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